用藥致死與戒癮復原研討會

研討會議
2021-01-22 10:00:00

用藥致死與戒癮復原研討會

民國109年因為施用新興毒品而死亡的案件總計143件,相較於前一年84件又增加不少,新興毒品與混合性用藥還是最大的主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信託成癮防制暨政策研究中心為實踐大學社會責任,於今日(1/22)舉辦「用藥致死與戒癮復原研討會」,由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與中心主任李思賢教授主持,並邀法醫研究所等多名專家學者解析新興毒品致死與各種成癮治療問題,行政院羅秉成政務委員與法務部張斗輝次長共同出席關注議題。

依據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統計資料,新興毒品致死問題,在106年曾經達到100件高峰,之後獲得穩定控制,直到108年第四季開始倍增,並延續到109年第二季。這些新興毒品致死案件大多發生在17~35歲青少年與青年,平均每案檢驗出四種新興毒品,包括強力搖頭丸PMMA (即MMA)、俗稱喪屍藥的卡西酮類毒品(浴鹽、喵喵)、一粒眠及K他命等。

法醫研究所林棟樑組長指出,PMMA是我國管制的第二級毒品,在毒品市場中是搖頭丸的替代物,其毒性是搖頭丸的3~4倍,但因為作用時間比搖頭丸慢,施用者常因為無法快速感受到效果而多次服用,常因服用過量導致死亡。法醫研究所從108年12月起,發現國內PMMA濫用致死案例急遽增加,法務部指示臺高檢署建立PMMA快速檢驗、即時通報機制及案件溯源列管機制等作為,PMMA濫用致死案例自109年第三季已逐步減少,有效遏制PMMA的危害。

李思賢主任指出,新型態影響精神物質(NPS)在全世界都造成青壯年身心靈的危害,目前聯合國發現種類已經超過一千餘種,雖然新世代反毒策略2.0已經將新興毒品查緝與檢驗、宣導作為重點工作之一,但從公共衛生與心理健康角度來看,這些新興毒品與娛樂性用藥問題核心,應該還是需要回到人的成長與發展,以健康幸福為關懷重心。所以臺師大整合心理衛生、健康促進與社會復歸的專業,投入在成癮防制領域培育專業人才與解決施用NPS問題,善盡大學社會責任(USR)。

這次研討會,除了NPS致死議題之外,也邀請來不同領域專家,對藥癮與愛滋、少年輔導先行、治療性社區、復歸、多元處遇等主題進行討論,對目前臺灣毒品問題趨勢與戒癮復原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及見解。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信託成癮防制暨政策研究中心為實踐大學社會責任,於今日(1/22)舉辦「用藥致死與戒癮復原研討會」

 

 

 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致詞 

 

行政院羅秉成政務委員致詞

 

法醫研究所林棟樑組長指出,PMMA濫用致死案例自109年第三季已逐步減少,有效遏制PMMA的危害